7月14日上午,比特币价格连续突破12万美元和12.1万美元两大关口,创下历史新高,投资者热情高涨。这一波行情自上周三启动,涨势迅猛。与此同时,本周将有多项影响深远的事件登场,包括美国重要的立法投票与通胀数据公布,比特币市场将面临新的方向选择。
本文将带你深入分析:是什么支撑了本轮比特币的强势上涨?背后的四大驱动力量又意味着什么?
一、全球流动性暴涨+持币者惜售,推动价格节节攀升
根据Ark Invest发布的2025年6月比特币月度报告,当前全球流动性已触及过去12年高点。每一枚在市场中流通的比特币,其对应的全球广义货币供应量(M2)达到了约570万美元。这意味着比特币与现实货币系统的对比价值正不断增强。
与此同时,长期持有者(持有超155天的地址)目前控制着比特币总供应量的74%,这是15年来的新高。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情绪的巨大转变:越来越多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长期储值资产,类似数字黄金。
二、美联储政策分歧+降息预期,投资者提前“埋伏”
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揭示了内部关于利率政策的重大分歧。虽然多数成员支持年内降息,但不同派别观点对市场构成了复杂预期:
主流派:认为年底前降息是合理选择,但不支持7月立即行动。
鹰派:认为当前无需降息。
鸽派:倾向于如果数据合适,将在下次会议考虑降息。
与此同时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频频发声,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尽快降息。更有消息称,鲍威尔正因“美联储装修问题”面临政治调查,可能引发人事变动。这一系列事件极大地增强了市场对未来宽松政策的期待,推动资本提前布局“降息交易”。
三、特朗普签“大漂亮法案”,美债风险推高避险情绪
7月4日,特朗普签署了“大而美”税收和支出法案,进一步放宽财政支出。根据预测,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3-5万亿美元的联邦财政赤字。
这种赤字扩张意味着美国国债路径将愈加不可持续,从而引发市场对长期宏观风险的担忧。结果是,越来越多投资者选择黄金和比特币等“非主权资产”来规避系统性风险。
四、ETF与“加密金库公司”买盘持续涌入
这一轮比特币行情与过去不同的是:资金结构更加稳健,投资者更趋机构化。
一方面,“加密金库”型公司开始不断买入比特币,将其纳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,表现出对比特币价值的长期信心。
另一方面,各类现货ETF产品持续吸引资金流入,使得比特币这一资产开始被更广泛纳入主流金融体系。
数据显示,这些结构性买盘的强度甚至开始超越传统散户的力量,为比特币提供了更强劲、更可持续的上涨基础。